聯絡我們

Synergy-青少年的天國夢

年份: 2015

作者: 羅國柱

二零零九年下旬,一群青少年工作者走在一起。

當時正值青少年吸毒風氣日盛,灣仔區內一群基督徒青少年工作者,期望向社會發聲,以信仰的正能量鼓勵青少年拒絕毒品。由此,我們定期相聚,彼此分享、互相守望、一同事奉。我們便是「Synergy使命青年聯盟」(簡稱:Synergy)!

我們有一個夢,就是夢想我們的青少年成為敬虔的一代,成為事奉上帝的一代。青少年工作再不能只是從「教會的好處」來思考,而是「青少年的福祉」。作為信仰群體的一員,我們需要思考這個主題:「福音與青少年有何關聯(relevance)?」

對於此課題,我們思考着三個副題。首先,我們思考「他們是一群怎樣的青少年(to whom)?」二十一世紀香港瀰漫着悲觀氣氛,經濟持績增長,同時惡化貧富懸殊和在職貧窮;社會中各利益集團的衝突,使人充滿疑懼;祖國成為「強國」,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使人感到威脅和恐懼;網絡世代使世界的距離縮短,卻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後現代思想使人重視個人感受,使個人主義的自主性變成被情感主導的空虛人生。青少年處於三種光景:宿命-欠缺人生的方向、抽離-欠缺前進的動力、悲觀-欠缺內心的喜樂。他們需要福音!

第二,我們思考「甚麼是福音(what)?」羅馬書名言:「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一1)當中的拯救,就是拯救青少年重拾人生意義和價值,他們的身份不是由俗世潮流所定義,而是上帝話說的呼召而定。他們可以從宿命轉化成召命。另外,上帝吩咐我們管理大地,青少年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彼前二9),他們領受權柄(empower)得享這職份,縱然困難重重,但上帝必加能賜力,使青少年重拾生命的神跡,從抽離轉化為投入。最後,上帝應許他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我們就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和疼痛(啟二十一3-4),上帝的應許是青少年的盼望,上帝會不斷介入他們的生命,與之同行,挪去一切憂傷,並賜下出人意外的平安,從悲觀轉化為喜樂。

第三,我們思考「如何向青少年分享福音(how)?」以往不少人習慣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ered)的教導方式,然而對於今天後現代的青少年,單向、以理念為主的教授方法已經失效。我們需要學習以真理為中心(truth-centered),透過聖經、祈禱和服侍,帶領青少年向上帝打開心靈,經驗上帝親自的教導、提醒、鼓勵和勸勉。

 

毫無疑問,青少年的情況不斷變化,而青少年事工也需要更新。面對如此挑戰性的局面,教會需要更多的聯合和合一,正如耶穌在最後晚餐時為我們祈禱,祈求天父賜我們合一的心(約十七20-21);使徒保羅亦在以弗所書教導我們,「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弗四3),因為「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弗四4-6)。故此,我們一眾同工努力建立一個青少年工作的平台,體現主內合一,併發事奉力量。Synergy,意為協力,比喻我們充滿力量,彼此砥礪,以生命影響生命,併發生命正能量;而更重要是,與基督聯合,依靠基督的恩典,順服帶領,事奉上帝。

在合一的過程中,我們堅持一些原則:

(一)沒有議程:相對一些事工的會議或事奉者的交流會,Synergy刻意不在每次的月會中訂立議程。參加者在聚會中自由地分享堂會的情況、社會的面貌、自己的想法和感動,以及個人的需要和軟弱。相比一些堂會習慣以「功能性」的角度來看堂會間的會議,期望在當中發掘事工的機會,我們堅持不讓「事工」來主導「主內的團契」,拒絕「功能主義」。

(二)由下而上:由於Synergy沒有既定議程,旨在促進交流,同工之間可以按照堂會的情況和需要,自由地發展適切的事工,其他成員堂會沒有必然參與聯合事工。這使關係不再建基於事工,而是愛;亦使事工不是從上而下要求堂會參與配合,而是從下而上來建立合作關係。由下而上,尊重堂會之間的傳統和差異,在主內互相守望。

(三)資源共享:Synergy銳意建立資源共享的平台,以打破「堂會主義」、「肥水不流別人田」等錯誤心態。我們樂意分享自己堂會的事工計劃,供諸同好;我們樂意分享傳福音的機會,嘗試在區內的校園中解立一股合一的力量,一同事奉,並引導青少年加入合適的教會。各堂會奉獻出自己的優勢,來服侍弱勢的教會,這是「肢體文化」。

Synergy仍然需要不斷學習,建立一個青少年同工的團契,一同敬拜禱告,彼此相愛服侍,同心傳揚福音。縱然挑戰艱鉅,但是我們仍然擁有一個夢想,就是建立青少年成為使命門徒,認識上帝及自己(knowing God and self),也認識社會及使命(knowing context and mission)。讓我們一同以禱告和愛,為主贏得年青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