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靈恩運動並非突然間從天而降,這運動的產生,自有其時代思想的特色及宗教的現象。筆者必須先解釋,現代的靈恩運動是指第三波。靈恩運動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由溫約翰牧師積極推動,將運動帶進第三波。溫約翰所建立的葡萄園教會,大部份在美國,少數在美國境外,他積極推動超越宗派的靈恩及更新聚會。除溫約翰之外,這運動包括五旬宗及其他宗派的靈恩領袖,如美國的Benny Hinn、Rodney Howard-Browne、Morris Cerullo及英國的Roger Foster、Colin Dye及Matthew Ashimolowo等,他們在美國各大城市、英國、歐洲大陸及其他地方,積極推動其機構名下或聯合當地教會及機構,主持復興及更新聚會;並且在各大城市設立辦事處,籌備及跟進各類權能佈道、醫治及培靈敬拜會。他們主辦的活動,得到很多大宗派及獨立教會正式及非正式支持,聚會人數眾多,在好評中,亦有批評。[1]本文的目的是簡介五旬宗及現代靈恩運動的問題, 特色,及他們需要面對的挑戰。
五旬宗的發源於一九零一年美國的堪薩斯州(Kansas),有信徒聲稱接受按手祈禱時,得著聖靈的能力,她便說出方言。靈恩運動中最大的宗派為五旬宗。五旬宗在廿世紀初已經成形,更於一九四七年召開第一次世界性三年一次會議。按照五旬宗神學家及領袖,[2]初期的五旬宗據稱有八個特色:
(1) 聖靈的洗。這是五旬宗的經典教義,凡信主者必有聖靈的洗。這是說方言的經歷。
(2) 熱愛及委身於傳福音及宣教活動。事奉神的動力是出於他們對聖靈工作的詮釋。他們相信,聖靈的工作是加力給信徒作主的見證。
(3) 強烈的信心。祈禱事工常常是他們信心的表達。所以,他們常常為仍未有聖靈的洗者祈禱,因為說方言是救贖工作的明證。他們為患病者代求,有強烈的信心相信神會醫治。
(4) 渴望神的工作及主的再來。聚會的禮儀不多,但卻以渴求的心,等待聖靈能力的顯現。會眾不會感覺聚會無味,因為每次聚會都有聖靈特別的澆灌。
(5) 真實的信仰。雖然在基督再來前,世界每況愈下,但信徒卻有喜樂及慶祝,因為藉聖靈的工作,他們所接受是真實的基督 (Jesus is real)。(6) 熱心的敬拜。會眾同聲祈禱,舉手等待神的臨在及祝福。敬拜是高聲的、喜樂的;內容方面強調必須有空間讓神的聖靈特別工作。
(7) 豐富的團契及事奉生活。信徒安排家庭祈禱、組織街頭佈道。在團契中,信徒經歷得救的平安。
(8) 信徒對神話語的權威。會眾對神的話有渴求,願意更多明白真理。當然,明白包括經歷真理。(請注意:這些特色並不是五旬宗獨有的。)
廿世紀六十年代興起的現代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與早期的五旬宗很不相同,乃是由大宗派或獨立教會裏某些領袖及信徒自發性的屬靈追求運動。他們多數仍留在自己宗派和教會之中,成為靈恩基督徒,更成為這更新運動的「促成」者(renewal agents)。今天,在許多大宗派內,都有一班靈恩運動的支持者。第三波的特色包括:
(1) 不再強調說方言是救恩的必須。認為聖靈的洗是救恩的一部份,受聖靈的洗也未必會說方言,但第三波卻強調林前十二至十四章屬靈恩賜的發掘及使用,能說方言是屬靈的恩賜、是聖靈的禮物。他們鼓勵在公開聚會或敬拜中使用屬靈恩賜。
(2) 仍注重佈道、宣教,但重點已轉移到靈命的更新,特別鼓勵自己宗派的領袖或會友的更新及復興。
(3) 特別對溫約翰來說,第三波的特色是強調神蹟異能(sign and wonder),說預言、方言、醫治等屬靈經歷。這些屬靈經歷直接影響到教會增長。以前的五旬宗亦有神蹟及醫治,但第三波對神蹟異能的理解較濶,是基於聖靈的洗(徒二章)之後的聖靈加力,這加力包括以信心祈禱醫病。[3]
簡介五旬宗及第三波的特色之後,略說一些支持現代靈恩運動者要面對的挑戰。
(1) 神學建構的必須。當然,認識神包括了屬靈的經歷,但經歷需要有聖經的基礎及不斷的反省?那就是神學。例如:現今五旬宗的信徒,他們對說方言的態度已有改變。即是說,信心經驗需要經得起神學的批判。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有許多不同的派別,他們在當時改革處境中反省,建立自己的神學立場,更在公會定下信條,將自己宗派與其他宗派清楚分別出來,各改革宗的信條,在過去的五百年中,已成為改革宗派的傳統及事奉的理念。信條是教會重要的遺產。在廿一世紀,靈恩運動的支持者必須作更多的反省,建立有素質傳統,並將這運動成為普世教會的遺產。
(2) 教會合一的見證。合一的重要性遠超過恩賜的運用。十六世紀改革家馬丁路德與慈運理的爭辯,引致改革運動分為兩大派系。時至今天,仍未有合一的希望,實為可惜。靈恩派不能以「恩賜運用的自由」或「靈命更新復興」等原因分裂教會,教會的合一是基督的心意,需要眾信徒上下一心努力地持守,今天的靈恩運動是由各宗派中某些支持者推行,他們面對的挑戰?亦是他們的責任:就是要捍衛教會合一的見證。
(3) 教會增長與成功掛鈎的心態。當第三波強調恩賜運用時,很自然地,信徒及教會就會要求成功及有效果。帶來的危機是教會追求外在的成果,忽略內在屬靈的深度。真正有深度的更新,是基督徒將信心聯於基督的十字架及祂的復活,因基督的復活,信徒可以有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感謝神,不再是看重成功或失敗,而是與基督耶穌一同受苦。
願主幫助教會,在喜樂或在受苦中,常常將一切榮耀歸給三一真神。
編按:有關「靈恩運動的問題」將於本刊十月、十一月及十二月有更詳盡的內容。
[1] 由 Stanley M. Burgess 編輯的《國際五旬宗及靈恩運動字典》除載有近代重要人物、事件、機構外,更有全球性的調查及統計等有用資料。參看 Stanley M. Burgess,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Pentecostal Charismatic Movement, revised and expanded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3)。
[2] 參 William W. Menzies, Robert P. Menzies, Spirit and Power: Foundations of Pentecostal Experienc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2000), 22-25.
[3] 更詳細分析五旬節宗與第三波對神蹟異能的分別,可參考 Menzies, Spirit and Power, 14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