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有一首叫「同路人」的詩歌,表達信徒群體一起同行的美善和珍貴。信徒在世,實踐使命,不止於我們彼此相愛,更要一起「同心」,把神的愛向身邊的人發放,在社區當中見證。至於小孩,就更是社會未來的主人翁,在有需要的時候,能夠扶助他們一把,與他們「童」行,更是愛心的表現。教會更以光照人前為要務。
光照人前
「你們是世上的光。建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隱藏的;人點了燈,不會放在量器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就照亮一家人。照樣,你們的光也應當照在人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又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太五14-16 新譯本)
光能夠帶領在黑暗中摸索的人,脫離黑暗。幼小的一根火柴,也能夠照亮黑暗的密室。耶穌叫我們要作光,因為祂本身就是光。我們作門徒,跟隨祂,就是行在光明之中。
耶穌更說明山上的城,無法隱藏。別人固然易於見到,反過來說,站得高,也看得遠。山上的城,也能看到山下其他人的需要。如果將光與城這兩個比喻結合的話,信徒就好像一座燈塔,試想在晚上如果充分發揮功能的話,是如何有力地,為四周的人送上祝福呢?相反,如果他們不能發揮這功能,放在如此引人注意的位置,有塔無光,大而無用,只會成為嘲諷的對象。信徒群體,存在於社區,就要領人歸主,祝福社區,服侍鄰舍。
君尊祭司
「然而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民,是屬上帝的子民,為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10),「你們從前不是子民,現在卻是上帝的子民,從前未蒙憐恤,現在卻蒙了憐恤。」(彼前五9-10新譯本)
屬神的子民,務要宣揚主。教會在社區中,為社區人士服務,並且傳揚福音,帶領他們信主,加入教會,接受教導和裝備,然後又再回到社區之中,向社區人士傳福音。這個「在社區」、「由社區」、「去社區」,循環不息的社區宣教,正正是彩福堂建立教會的理念,也是我們三十年來的挑戰。
彩福堂在二十五週年堂慶的時候,作了一個統計,就是計算居住在彩雲社區的會友人數。結果發現約有56.9%居住在本區。而居住在鄰近社區,如順利村、坪石村等,有8.3%。至於其他地區的佔34.8%。當然我不應只向彩雲社區的居民傳福音,但如果單從在社區中領人歸主的角度來出發,合共超過65.2%的肢體是本區居民的話,也算得上是一間成功實踐異象的社區教會。事實上,在社區中宣教,不單是佈道的,更要關顧有需要的人,這是整全使命的一部分。
同心「童」行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喜悅,好讓他得到益處、得到造就。」(羅十五2新譯本)
我們各人務要叫鄰舍的好處着想,而不是只求自己的便利。一般教會,崇拜聚會,往往過百人出入,就更加要留心,會否影響到居民,要存謙卑的心,互助互讓,以睦鄰為先。如果條件許可,就更以多走一步,開放教會,讓居民作開會或閱讀之用。甚至增強承擔,開辦一些能服務居民活動,例如功輔班、興趣班等,務求造福鄰舍。
去年我們聯同總會及其他堂會,一同舉辦「扶苗共長」這類祝福學童,資助他們功輔班費用的計劃,實際幫助這些小朋友。雖然不是直接的佈道工作,但卻能作美好的見證,讓人對福音產生好感,對佈道工作,大有幫助,對服侍鄰舍,大有功效。
除了「扶苗共長」這類祝福學童的服務之外,我們同樣重視福音的工作。去年九月,彩福堂透過「鄰舍家庭服務中心」,接觸功輔班的家長,舉辦「耶穌預咗你」週五福音晚會,請他們食晚飯,與他們分享福音。他們十分欣賞教會弟兄姊妹的熱情,對鄰舍的慷慨。大部分都一家大細一同出席,帶同小孩一同聽福音,當中也有因而決志信主的,實在值得感恩。
照顧患難
「在父上帝看來,純潔無玷污的虔誠,就是照顧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被世俗所污染。」(雅一27 新譯本)
原來真正的虔誠,是幫助患難中的孤兒寡婦。回顧我參與社區工作超過十年,發現彩雲社區是經常有人跳樓自殺。我若知道,都會去探訪,並且代表教會,送上一些慈惠安慰金。或者,從世人的眼中,這是一件沒有甚麼好處,甚至不會令教會人數增長的事情。但是我們仍然堅持,不只我去做,我也分派同工一齊做。因為,這是神的吩咐,神喜悅我們關心身處患難和痛苦中的人。
去年十二月,更有機會與另一間同屬播道會的堂會合作,一同關心一個家人自殺的家庭。過程中彼此配搭,為他們協辦安息禮拜,慈惠探訪,申請骨庫等等,陪伴他的遺孀和小孩走過艱難。雖然要付出人力和心力的確不少,但我相信神喜悅我們手所作的。更難得的是與另一間播道會攜手,足見「播道一家」的精神。
求神使用不同地區的教會,同樣作明亮的燈臺,不單在黑暗中令人歸主,同心把人帶到耶穌當中,更能祝福更多孩童,與他們同行,使他們經歷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