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康福堂的佈道工作——在沙土之中不斷撒種

年份: 2010

27年前播道會窩福堂建立分堂,植康福堂於沙田博康邨。康福堂是一間植根於公共屋邨,透過長者中心和社區健康發展中心(沙角村,下稱『康健中心』)服務基層社區坊眾的教會。近來更開展「食物銀行」及「職業輔導及轉介」計劃,以服侍鄰舍和一群最有需要的圈外的羊。

 

集體形式的群眾佈道
由於本堂已服務社區多年,加上長者中心的會員皆為較容易動員的一群,所以當我們定期以見證、專題或聚餐等方式招納未信的朋友時,每次平均皆有一百人以上出席。例如年初與影音使團合辦的八福見證會和盆菜宴,和一些弟兄的生活見證聚會,都必定能單向地把福音傳遞。在今年十月的堂慶及將於聖誕節前舉辦的福音餐會,預計能接觸400個坊眾。此外,本堂於九月亦邀請了八仙嶺山火的倖存者張潤衡弟兄分享困境中的盼望,又在十月份舉辦福音粵曲見證聚會,由文千歲伉儷主唱及分享。從以上的活動計劃分析,對於只有百多名會眾,七成以上為退休人士的康福堂來說,佈道上的質和受眾的量皆甚為可觀。

然而,以長者為主導這現象背後反映教會自身的個人佈道,及邀請親友的力度皆有許多改善空間。因此,我覺得大型佈道的形式是一種策略上的權宜,也順應著教會長期辦理社區服務這項特質。其實,向長者佈道是一種長期的撒種。撒種的等待收成期較長,而且收割後仍然需要長期照顧。例如最近我為一位長者施洗,雖然她們已經參加長者中心超過20年,亦曾經有多位牧者邀請她信主,但直至她病危時才肯決志,放棄她捨不得的「麻雀」耍樂來跟隨主。

 

給客旅一杯涼水
在2009年金融海嘯發生後,本堂得到教會關懷貧窮網絡的協助,我們開始了「愛心糧倉——短期食物援助計劃」。及後有感於「授人以魚」不如「助人網魚」,因此,本堂透過康健中心尋求社會上的基金協助,成立了「愛心職牧--職業輔導及轉介計劃」。至今約一年時間,我們已經分別接觸了90個家庭和241位尋找工作的人士。

由於這兩項計劃都能與受助人有定期的聯繫,因此我們也分別成立了不同的小組,直接向不抗拒認識福音的朋友介紹信仰。我們經常提醒自己並受助人,聽福音並不是接受幫助的條件,而是邀請所有人能給自己一個機會,認識及選擇一種新的生命方向。

從計劃一開始已經有教友質疑:在缺乏人力資源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有能力接待這麼多有特別需要的人士?從數字上看,求助者中不少有精神病、來自破碎家庭、吸毒等等各種問題,因此跟進每一個案和深入輔導受助者,都耗用同工極大的心力。好像其中一個的吸毒受助者,他表示願意接受福音戒毒,但幾經轉介後發現他的毒齡和年齡皆太大,若他入村時在沒有藥物的協助下戒毒,恐怕這個伯伯會有生命危險。於是我們又要從新計算他當走的路,跨過房署、社署、衛生署等處處攔阻才找到安心參與的方案。他的問題並未因參加戒毒而自動解決,他當走的路還是很遠的。

也許這是神在這處境下所給予我們的分。由於生命中有不同層面的破碎,部分朋友即使在信主後,仍然存在著不少人際關係和自我形象的問題,又反覆埋怨上帝。然而,主在路加福音中告訴我們,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 (參五31),人子來為要尋找失喪的人(參十九10),我們也預備為此付上代價。

     

為離世者的家人傳福音
本堂長者教友的比例較高,因此不時有教友安息主懷,在家人為他們辦理殯葬禮儀時,也是教會可以提供心靈輔導及分享福音的引介點。對於一般長期病患的弟兄姊妹來說,我們有較多機會接觸他的家人;而突然離世者的家人有較強情緒反應及心靈回應空間的特點,因此牧者會嘗試指導未信之人,讓他們明白逝去者已經返回天家,這福氣同樣也賜給所有相信主耶穌的人。而有類似經歷的弟兄姊妹,亦可以給予離世者之家人一些照顧,用邀請他們參與聚會或家庭探訪等方式,協助他們適應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