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神!福泉堂的金禧堂慶剛於去年10月完成。不少海外會友相約「回家」一聚,韓德純師母和她的兒子一家也專程由美國來港,分享宣教士在福泉的開荒歷史和經歷的恩典。弟兄姊妹都深深感受到神是創始成終的上帝。當教會願意跟隨主的旨意而行的時候,「長大成人」是一件必然的事。在此,讓我就著教會地方上的轉變,簡述福泉堂如何經歷上帝的預備。
信心認獻 (福華街)
福泉堂的開始是因為一位遠在美國信主的弟兄,記掛身在香港的太太尚未得救,於是神使用播道會的宣教士接觸那位太太,繼而組成了一個小小的查經班。宣教士深愛中國人,幫助他們在信仰上扎根,之後他們更建立了屬於自己的教會。
1957年,福泉堂借用位於太子道的播道書局舉行第一次主日崇拜。不久,神開路讓我們接觸福華街一個千多呎的單位。一群熱心事主的肢體為此舉行特別的聚會。經過禱告後,大家決定用信心認獻的方法,承擔這個在教會能力以外的計劃。結果,有不少人獻上的比自己的積蓄還要多。最後,會眾共籌得四萬多元,購買這個孕育了不少熱心信徒的地方。神透過一群信心單純的平凡人,為福泉堂預備了美好的「居所」。
合一的家 (康富樓)
80至90年代間,因著教會發展,聚會人數增加,我們遷往一個更大的單位¾¾位於深水埔黃竹街的康富樓。不久,再因教會地方不敷應用,我們在附近樓宇租用不同的單位,進行兒童崇拜、青少年崇拜和主日學。然而,我們解決了地方的問題,肢體的相交生活卻因此受到影響。由於兒童和青少年另在一處聚會,主日崇拜後家長便需立即離開,到別的地方會合他們的子女,這大大影響了弟兄姊妹的相交生活。為此,教會積極商討對策。
在商討的過程中,令我印象難忘的是弟兄姊妹視教會「一家人」同在比金錢更重要。本來教會計劃把舉行成人崇拜和兒童崇拜的地點搬到附近租用的大單位,而青少年崇拜則留在康富樓舉行。一方面讓青少年的聚會有更大的空間,另一方面又可以減少租金的支出。
然而,神的心意是建立福泉堂成為一個既屬靈又實在的家。為了讓福泉「一家團聚」,大家議決縱使要付上更大的經濟代價,也願意繼續等候神為我們預備另一個更大的屋簷來容納所有的「家庭成員」。
我深深領會,人若立志行在上帝的旨意裡,實在不用為明天憂慮。一個多月後,我們不須透過地產經紀,便遇上恒生青山道大廈這個「應許之地」。這地方位於長沙灣地鐵站附近,不單交通方便,而且租金廉宜,地方實用;更重要的是二樓禮堂的部分可以容納近300人,當中的柱位是罕有的位於靠邊的位置,非常適合作禮堂之用,使會眾更深感受到合一崇拜的氣氛。
操練奉獻
隨著教會租用的地方倍增,信心奉獻自然是每一個信徒要學習的操練。剛巧那年香港遇上沙士肆虐,不少人正面臨減薪、甚至被解僱的可能。傳道同工和執事們經過商討後,仍然決定挑戰會友在每月什一奉獻以外增加百分之六的信心奉獻,以致能夠應付新堂址的預算營運開支。眼見當時教會的經常性收支只有輕微的盈餘,我們的「實力」真的能支持這個更大、更高、更遠的企劃嗎?很奇妙,挑戰不只帶給我們壓力,也帶給我們動力,推動我們為上帝全然獻上,哪怕只是一分一毫。
猶記得當時福泉家不分老幼地學習奉獻。每天把「小錢」投進陶製的小撲滿裡,當然不可少的是為擴堂的需要禱告。那時我們或以小組為單位,或以團契為單位,或以家庭為單位,都透過小撲滿來操練奉獻。在遷入新堂址的日子,大家一起打破自己的小撲滿,不論多少,全獻上帝,把新堂址的感恩呈獻帶進高潮。
福泉堂「全家」齊心努力,令教會的奉獻足夠支持更多福音事工。今天,我們擁有的傳道同工由之前的2位增加到目前的5位,而我們在經濟上依然沒有欠缺。
新的發展 (恒生青山道大廈)
回想在搬進新堂址之前,執事會商議如何運用恒生大廈三層共12,000呎的地方,大家都認同要把面積最大的一層(約4,000呎)用作崇拜的地方。為了使這禮堂成為會眾專注敬拜的地方,這地方除了舉行崇拜外,並不會用作其他恒常聚會的場所。從理財觀念或資源分配的角度看,難免會叫人感到教會未能物盡其用,甚至會認為是浪費資源。不過,我們確信上帝是教會的頭,祂才是教會真正的供應者,我們的責任是將最好的獻給主,包括敬拜祂的地方。
按著福泉堂的特質和恩賜,神帶領我們建構一個由孩童至長者分齡牧養、適合整個家庭一同參與的教會。我們強調個人關係佈道,鼓勵弟兄姊妹帶領親友參加不同的福音預工或佈道的聚會。這幾年間,神祝福了我們親愛的家人和朋友,帶領他們接受福音,教會人數增長超過百分之五十;其中,長者和青少年的增長尤其明顯。為了叫不同年齡的弟兄姊妹的屬靈生命不斷成長,傳道同工經常檢討和修訂牧養的策略。
近年,不少弟兄姊妹積極帶領父母和長輩返教會,長者信主的人數顯著增加。為此,教會按長者的識字水平或信主年日分為「識字班」(給初信或不識字的長者參加)和「進深班」(給信主一段日子及識字的長者參加),以幫助他們更有效地學習聖經真理。除了主日學外,教會還設立了長青團契,讓長者在晚年享受充實而全面的教會生活。弟兄姊妹重視、珍惜這一群「教會的寶貝」,所以福泉堂參與長者事工的人數並不少,有當主日學老師的、助教的,有當團契導師的。為了培育更多事奉的接棒人,教會在最近更舉辦了一個長者主日學老師訓練課程,共有10多位肢體積極參與。
至於青少年事工,回顧過去,教會在這方面曾經面對很多考驗,參加聚會的中學生不多,而且他們只選擇參加團契或主日學,聚會的氣氛薄弱,導師安排週會亦遇上不少困難。2001年,教會因應青少年的需要,開始了青少年崇拜。及至06年,教會再檢討青少年的出席情況及靈命成長的限制,並廣泛向青少年、導師和家長諮詢意見、互相交流及禱告。於2006年9月我們開展了一個由中一至中七學生組成的「三合一」模式的聚會,取名「Teens’ Power」(意即在主裡發揮青少年豐富、活潑、富創意的生命力) 。所謂「三合一」是指結合青少年崇拜、主日學和團契三種元素,期望青少年在每次聚會都可以得著全面的牧養。在Teens’ Power,導師常常引導團友反思真理,陪伴他們實踐真理,鼓勵他們學習事奉;當然不可少的,是透過肢體相交,讓團友學習彼此相愛。目前,中學生參加聚會的人數已由兩年前的40人增長至70人。2007年初,教會敬拜部組成青少年敬拜隊「Hymnzer」,為的是培育更多青少年聖樂事奉人員,配合教會「終身學習」式(從兒童到成年人)的聖樂發展。
新的方向
我們在恒生大廈經歷了上帝的豐盛和慈愛。短短四年多,教會的地方已經不敷應用了。因此,去年我們再次成立「物色堂址小組」,為要尋找更適合教會長遠發展的地方。我們的下一步計劃是擴展至可容納400人聚會的崇拜禮堂,連同其他配套,教會需要面積約25,000呎的地方,但是,單是購買地方的成本於我們而言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正如五十年前一群屬靈前輩經過信心奉獻的操練,建立了福泉堂的基址,今天我們需要學效這寶貴的屬靈榜樣,拓展天國事工,同心合意,同行天路。求主耶穌保守福泉家常存屬靈的視野,跟隨耶和華的雲柱、火柱,向前邁進,永不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