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宗教世界,總離不開祈禱。在學習祈禱的過程中,信徒們都在累積着大大小小的不明白和各種各樣的懷疑。就是這些累積影響着人們屬靈生命的深度,不知不覺間就覺得祈禱太難了,又或說自己信心不足,學不好禱告。這就變成了宗教生活中的常態,但重點是,我們如何改變這個已形成的常態。
我們想控制神
人要謙卑一點,我們要確實地知道,掌控着我們生命的並不是自己,不要試圖藉着祈禱或善行和苦修來控制神。我們要時刻注意心中那份控制的慾念,人類從小到老都不太願意被安排,任何事情都想參與,而自己的人生方向,前途又豈能錯過?
在未信耶穌之前人們慣常地,藉着掌相或星座去了解未知的將來,當了解之後就按自己的喜好動手化解,改變自己的命運。信主之後,明白神是主,要順服祂的帶領,只是我們對現狀通常都有些不滿意,在禱告的過程中,或會出現不斷重覆的禱詞,又或以善行和苦修感動上帝,不知不覺間採取了主動。把祈禱,善行和苦修變成了祭品,覺得神會看祭品的份上改變心意。
由於成事在神,信徒們在信仰生活上找不到一條必勝的祈禱方式,掌握不到祈禱得應驗的方法,故此,冷待禱告就變成了常態。
神想我們生命更新
祈禱的目的,是要禱告的人被改變。主禱文是一例,主耶穌教導門徒要將神的國,神的旨意放在他們需要之先。因此,祈禱是讓我們把心思轉向神的主權,明白即使在同一情況下,神對不同的人也可能有不同的回應,故此不能用一種固定的方法去論斷神的作為。
我們必須要承認,我們只不過是人,不要以為自己有多重要。當人向神禱告時,需要明白我們是向神求恩典,而不是吩咐僕人為自己做事。故此,我們要明白,順服神是祈禱的前提。
結論
基督教兩千多年歷史中,從使徒、沙漠修士、到教改運動、奮興運動、再到後現代的靈恩運動,除了信經、神學、教義、解經、禮儀等之外,就是如何讓生命得到塑造,打磨出新的生命。這個新生命需要破碎自我,重建自我,但憑借那舊生命無法成就這個目標。所以,我們要進入神廣大無邊的救恩世界,我們知道的太有限不足以去明白這個世界和人生。我們的使命是順服、相信地順服、深信不疑地順服,僅僅是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