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宗派

年份: 2018

作者: 莫樹堅(總會執委會主席)

  虛構故事(如有類同,實屬巧合):有一位青年導師執事,在青少年崇拜忠心服侍多年,青少年事工日益成長,無論活動規模、經濟能力、與及人數增多都有可觀的成績。那位導師在一次的執事會中提出,為要使青少年事工發展得更有效率,青年部須要自立自主。你覺得妥當嗎?

  當然不妥當!因為青少年崇拜的成立是為更有效率牧養,是分齡牧養青少年人的「分開」;可說是為建立「一間」堂會而設計的。何來自立自主的「分開」呢?

  地上有多少間主耶穌基督的教會?一間。正確!「分開」成立了不同的宗派、堂會、和機構正正是為有效率地建立這「一間」耶穌基督的教會。若任何以上提及的單位,在一方面有絲毫自供自給、自立自主、不顧友會、唯我獨尊的思潮或行徑,或者在另一方面沒有積極爭取分享資源和屬靈恩賜、建立友會、促進合一的話,就必須速速反思及悔改。因為這樣的思潮或行徑是抗衡上帝「一間」教會的心意。

  十六世紀改革運動後形成基督教的宗派有其歷史和背景。周聯華(2001,2-3頁)分析了四個宗派形成的因素。
1. 地區性、民族性,和個性:「……領導人的個性也有極大的關係,好比路德和慈連理個性不同,經驗不同,觀點不同,實在很難相處,勉強在一起,還不如分開各做各的,較少磨擦,而利事工」(同上,2頁) 。
2. 教義的差別。
3. 教會體制的分別。
4.個人的恩怨:「這是我最不喜歡看見的,但竟然常常出現。因為在教會中,個人的恩怨是多麼不屬靈的事,所以經常有體面堂皇的包裝,那就是教義。當然存心分手,何患無詞,這是最痛心的事」(同上,3頁) 。

  在美國土壤萌芽成長的基督教宗派,受了政教分離和自由民主的政治思維的培植影響,信徒可以自由地脫離或加盟不同的堂會和宗派;在宗派的層面上,宗派亦可自由分裂或合併,或甚至創立新的宗派。不過無論如何,宗派和堂會,都是「一間」教會的一部份。同時,有如堂會一樣,宗派是辦教會的一個模式(參Osborn, 1976)。

  那麼,宗派可說是在教會歷史中產生的一種聯盟體制,是一種有如「堂會」的「教會」。(參考本宗派的英文名稱,叫自己做 Church。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China。)辦宗派的目的是為更有效地建立一間耶穌基督的教會,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歷史又顯示宗派在歷代中的離離合合是自願性的,而其因由不外乎神學立場、或教義、或體制的異同、或地域或國家的區分等等。宗派的存在有如成立堂會一樣,是為福音的緣故。但在職責上與堂會可有區別和分工。堂會已經能夠有效地辦理的,宗派不做;宗派所做的,堂會難以完成。不過辦宗派其中最基本的是藉堂會的聯繫,「協助」堂會完成堂會本身的福音使命。

  辦理宗派,有一些禁忌,前車可鑑。美國教會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面對極大青少年的福音挑戰和機會,好些信徒自發聯繫,不分宗派,發動至全國,成立服侍青少年人的機構,例如「基督徒毅進聯盟會」(Christian Endeavor Union)。無論在資源、經驗上的合作與交流,聲勢浩大,頗見佳績。可惜導致這青年福音運動沒落其中的因由是宗派「大發熱心」。適逢當時對宗派「忠心」的意識高漲,各宗派強調自己的特色和主權,好些牧師和宗派領袖視聯盟會為威脅,認為聯盟會淡化了宗派特色、分薄了宗派人力資源。最終退出聯盟,勸阻參與。同時,各自成立宗派「內部」的青少年聯會。這種宗派主義的行徑,過高注視對宗派的忠心。結果損失了交流帶來的互助互勉,又減弱了「青少年人氣熱鬧」的效應等等,對當時青少年的福音事工,百害而無一利。

  最後,按以上對基督教宗派的簡介,我建議以下四個辦宗派的基本理念。

  一.  遠象導向—我相信上帝沒有叫某一個宗派做所有的福音事工,我們必須求問祂我們當下在本地及海外扮演的福音角色。宗派的「特色」亦由此而生。例如,暫時「黑社會福音事工」是播道會獨特的項目。

  二.  自由組合—我們不是為聯繫而聯繫,亦不是為凝聚而凝聚。聯繫和凝聚是為福音的緣故。但是聯繫和凝聚都不能勉強。既然福音遠象是從上帝而來,就用福音遠象去吸引各信徒、各領袖、各牧者、各堂會自願參與。讓聖靈對他們說話,因此他們樂意聯繫和凝聚,付出和分享。

  三.  協同效應—宗派與堂會適宜分工合作。宗派作堂會不易完成的事工。例如最基本的,是聯絡和聯繫各單位。又例如牧養教牧傳道。

  四.  催化合一—無論堂會或宗派,不但不作任何對有損耶穌基督教會合一的事,更要積極及刻意催化合一,方能討主喜悅。例如「三宗」會議是好的起點。

 

參考資料
周聯華 。(2001)。 宗派:它的形成、功過、與未來。第二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研討會,「近代中國的基督教宗派」講義。
Osborn, Ronald E. (1976). Religious freedom and the form of the church: An assessment of the denomination in America. Lexington Theological Quarterly, 11(3), 8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