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基督教播道會[1](下簡稱播道會),起源於1884年一次以開拓聯合宣教事工為目的而召集的布恩會議(Boone Meeting)。當年與會者以美籍瑞典裔為主,他們主要來自美國各州的自由教會信徒代表。與會代表除通過一致信仰的立場聲明,並議決日後在宣教事工上開創更多合作的機會。這次的會議是播道會的前身—美瑞丹教會(也有稱美瑞丹會、美瑞丹挪教會,初用英文名The Swedish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1908年在美國正式註冊成立名為The Swedish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America) 的首次歷史性聯合會議。此後經過歷代信徒的努力,逐步發展而成今天的播道會。美瑞丹教會成立後,不斷支持美國本土及海外宣教工作。1887年起至二十世紀初,差派多位宣教士遠赴中國及香港,與中國牧者及信徒,胼手胝足、歷盡艱辛共同建立「信徒教會」;共負拓展宣教事工大使命,由廣州輻射至增城、番禺及香港,其在華南地區傳教發展角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至今天,播道會仍堅持對宣教大使命的實踐。細細翻查本會會史,今天播道會對宣教尤其重視,與前身美瑞丹教會的形成過程有極大的關連。
美瑞丹教會形成背景
播道會由前美瑞丹教會開始發展,經歷一段悠長歲月的整合,它與發生在十八世紀北歐斯堪的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 Peninsula, 下稱斯堪半島,主要是瑞典、丹麥與挪威人居住地)的自由教會運動(Free Church Movement)有着密切關係。自由教會運動的歷史,經歷不同時期在各國的演化遞進,遠可追溯至初期教會已經開始;近則以十七世紀歐洲發展的敬虔主義(Pietism)運動為其濫觴。
斯堪半島的國教及轉變
自馬丁路德發起新教的改教運動,對基督宗教(Christianity)發展影響既深且遠,形成各地「千百年來未有之變局」,且對當時斯堪半島政教影響至鉅。十六世紀初,瑞典新任國王古斯塔夫(Gustav Vasa),自1523年登位後,夢想要建立統一強大的王國,管轄丹麥、挪威鄰國,故決心利用宗教以鞏固王室,一統斯堪半島各國,有意塑造其君權神授的地位。剛巧馬丁路德改革後的路德宗教會,取代昔日斯堪半島的羅馬天主教,是時的瑞典國王,希望利用路德宗教會作為鉗制人民的管治工具。在1593年,瑞典王國立意通過一條「烏普薩拉制約」(Diet of Uppsala),路德宗被頒佈為國教 (state church, 或稱作instituted church)。從此,瑞典國王同時兼任教會領袖,雙重的角色令君王權力此時到達頂峰;當時更明令嚴禁所有公開的宗教聚會,國家並有權詮釋基督教信仰內容,信仰從此走向絕對僵化與形式化。當時的國民生而獲得基督徒身份,國家教會實質成為「非信徒教會」。及至十七世紀,德國的一群信徒積極鼓吹信仰要回歸到聖經,對基督有認信、同時重視追求成長、聖潔、委身、與主契合,並要宣揚福音,稱為「敬虔主義」運動。這種帶有宗教熱情的信仰方式,傳播極快,從十七世紀開始由瑞典學生從德國哈勒大學(University of Halle)傳入斯堪半島;至十八世紀普魯士戰爭中,德國士兵再次傳入 (也有瑞典戰俘從俄國的戰俘營中受到敬虔主義影響),敬虔主義在斯堪半島信徒中廣泛被吸納並推崇。不少信徒開始重新反思過往在國教下的基督教信仰,並開始普遍對信仰產生新的體會及認識;同時,信徒開始自發舉行秘密聚會、施行聖禮。雖然瑞典王國政府不斷頒下禁令(conventicle law)嚴懲這些「非法聚會」,但仍禁而不絕。
斯堪半島信徒靈性大復興(Great Spiritual Revival)
延至十九世紀中整個時期,因着受到敬虔主義運動的影響與牽帶,斯堪半島信徒不斷在信仰
上追求與成長,這階段在平信徒之間宗教氛圍十分幟烈,歷史學家視之為一次的靈性大復興運動(也稱為大覺醒運動,Sweden’s Great Awakening Movement)。運動的背後,也反映了當時新興中產階級信徒的冒起,在政治上具備了一定的勢力,協助推動這運動。不少信徒由於對國教呆板的信仰方式感到厭倦,當時推動大復興的領袖信徒,引領不少在國教下成長、有名無實的「基督徒」,再次重新認識信仰,成為真正的信徒。這次大復興傳遞的信息明確: 信徒可以自由地分享信仰經歷,一起研讀聖經、祈禱、自由敬拜、舉行聖禮;個人對信仰要認信、委身,同時要過聖潔的生活。
斯堪半島信徒受到國教二百年的壓抑與約束,決心要掙脫國教種種規條的羈絆,爭取自由過真正的信徒生活,他們要建立自主及信徒教會;要將信仰分享他人。這些信念確立了日後自由教會的特色,並對宣教重視的傳統。
移民浪潮,福音自由教會誕生
這時,剛巧歐洲各國經濟轉型,工業革命引致各國大批低技術勞工失業,極大的移民浪潮席捲北歐各國。1880年起,每年約有四萬名斯堪半島裔(Scandinavian)移民至美國,他們大都暫居在美國上中西部各州(Upper Midwest)。當時,移美的人群中有不少虔誠信徒,他們是昔日在斯堪半島鼓吹建立自由教會的一群;來到異地,仍然不忘聚集查考聖經,邀請自由傳道人(traveling preacher)講道;或自由地在家中、公共地方三五成群舉行小組聚會。美國的宗教自由氣氛更有利於他們傳播福音,於是更多人開始成為信徒。當人數不斷增加,他們就成立一間教會,而他們建立的教會就直接使用「福音自由教會」(Evangelical Free Church)這名稱,反映他們的內心渴望與目標。在1880年至1890年間,很多查經小組都逐漸成為當地的「自由教會」。因為語言文化上的差異,當時的瑞典人發展成為小型的信仰社群圈,而丹麥及挪威人則是另一個圈子,他們都同樣十分重視研經、宣教工作。
聖經啟示會議(Prophetic Bible Conference)
瑞典人的信仰社群圈發展比較快速,核心領導人物是Professor John G. Princell 。由於Princell在1800年間在瑞典信徒當中不斷推動當時自由教會的聯合、開拓本地及海外聯合宣教事工,他被視為美瑞丹教會的創始人。Princell 在十九世紀中已率先關注各地的美籍瑞典裔自由教會的發展,其後,決定以一種名為「啟示會議」形式作為聯合的號召。
當時很多信徒都對聖經中的啟示部份十分感興趣。自1881年起, Princell召集來自美國各地組成的福音自由教會(或個人)代表聚集,主領類似「聖經研討會」性質的「啟示會議」,一同探研聖經真理。很多參與者從會議討論中重新了解聖經,並重拾救恩確據。「啟示會議」就是透過查考聖經,去找出上帝在聖經中對信徒及教會的指引。其後,每年年會的舉行,也會安排研經時段。這種不斷探索真理的精神,為日後播道會教義的建立,打下重要的根基。
布恩會議--Boone Meeting (Oct 14-19, 1884)
1884年, Princell再召集美國各地自由教會,在布恩(Boone, Iowa)召開一次「聖經啟示會議」,共27間自由教會代表參加,與會者都很渴望每年能恆常召開一次會議;於是議決組成一個7人執行委員會(Executive Committee),專責籌備日後每年一度的會議。這次的聯合,當時被稱為「基督徒團契」(瑞典語為Kristnas Gemensamma Verksamhet)。同時,大會中又共識「自由教會」必須是「信徒教會」;並一致確認信徒要以「拯救靈魂為己任」。於是,重視宣教工作成為日後自由教會的一貫傳統。與會代表更決意先向美國本土的斯堪半島裔展開宣教工作(這可能因為大家並不諳英語,手上的聖經也是瑞典文版本)。另外,也因為受着昔日瑞典國教宗派主義的陰影所影響,當時發起人並不希望由「啟示會議」牽動的年會,最終發展成為一個宗派(denomination)。相反,當時只要是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信徒,不分宗派,都可以參加這個「基督徒團契」,目的只是一同查考聖經、參與商議支持宣教事工。這次「布恩會議」,開啟了以「研經、宣教」作為每次會議核心的探討方向,同時燃點起聯繫各地自由教會的火焰,在自由教會史上開展新一頁;且被視為播道會前身—美瑞丹教會在歷史上最早形成的一次正式聯合會議。
(上面提及的丹麥及挪威人信仰社群圈,也於1884年組成「丹麥挪威人福音自由協會」 (Norwegian-Danish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Association),這組織也在二十世紀初開展在中國華北的宣教事工。自1884年至1950年間,該會與美瑞丹教會各自發展成長,及至1950年,合併成為美國播道會(The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America),繼續支持香港的播道會宣教事工,2003年正式退下在香港地區的宣教支持。)
美瑞丹教會宣教拓展(1886-1896)
及至1886年的年議會中,美瑞丹教會成立了宣教委員會(Mission Committee),主要向美國本土斯堪半島裔同胞傳福音。最早的宣教對象,是在猶他州(Utah)摩門教社群中居住的瑞典新移民;直至1887的年議會報告,宣教事工開始擴展至愛奧華(Iowa) ,依利諾(Illinois) ,明尼蘇達(Minnesota) ,威斯康辛(Wisconsin)各州;這時,也有自由教會開始在內布拉斯加費以普斯(Phelps, Nebraska)開設孤兒院;而播道會會祖寬夸倫牧師也在這年的年會上要求支持往中國宣教。當時大家對中國的情況、對丹麥裔的寬夸倫牧師都不熟悉,但聽到他的計劃及個人見證後都十分雀躍,可見當時的瑞典信徒對傳福音及宣教有很大的熱忱。但另一方面,當時的信徒們都是收入不多的新移民(大多在美國人家庭當傭工,或是農場工作的勞動階層),生活捉襟見肘,對宣教卻是慷慨解囊。
在1890年10月的芝加哥年會中,議決成立「美瑞丹差會」(Swedish-American Mission Society, 簡稱SAMS),作為專責對本土及海外宣教的支持及管理機構,開啟了宣教歷史的新一頁。
從1886起到1892年,美瑞丹差會在宣教工作發展最快,六年間的宣教項目,分佈在美國十二個州,海外宣教點則有中國、印度,這顯示大家都對耶穌基督的大使命「要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的重視。
美瑞丹差會成立後,直至1894參與的年會成員代表增加至50人。由於發展迅速,1896年在美國註冊為「美瑞丹福音自由差會」(Swedish Evangelical Free Mission)。宣教事工從此更上一層樓。當時美國正值發生第二次工業革命,國民收入普遍大增,各地的奉獻也增加,差會對宣教工作投入的力度不斷加大。
結語
由於美瑞丹教會在這種特有的時代背景下成長,發展成為一種夾帶着「自由教會」的傳統而歷久不衰,由歷代信徒所緊緊恪守。1888年起,在廣州所建立的美瑞丹教會,也維持建設「信徒教會」的特色、並十分重視及緊守聖經教導,努力傳揚福音、拓展對外宣教,影響至今。二十世紀初開展建立的教會分堂遍及廣州、番禺、增城;又開設學校、啟明號福音船事工及廣州聖經學院;抗日時期更參與救災、醫療傳教,二次大戰後開設孤兒院作為福音事工的介入點。早在1920年開始在廣州成立中西董事聯合會,推動民主的教會體制,加強教會自主性及會友參與性。百多年以來發展的傳統與特色,繼續由今天在香港的播道會所一脈相承。(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
參考書目:
Calvin B. Hanson, What it means to be Free (Free Church Publications, Minneapolis,1990)
Arnold Theodore Olson, The Search for Identity (Free Church Press, The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of America, 1980)
Roy A. Thompson, Toward New Horizons (Free Church Publications, Minneapolis, Minnesota, 1969)
Minutes, Swedish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1883-1903. The First Twenty Years, or The Beginning of the Swedish Evangelical Free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According to Minutes Published in the “Chicago Bladet” 1883-1903 (美國播道會檔案室藏)
Philip J. Anderson: Background of the Free and Covenant-Notes from North Park Theological Seminary (recorded by David M. Gustafson, Jan 26, 1998)
吳子坤:《基督教播道會來華史》(吳子坤牧師於1937年寫成,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收藏本)
羅嘯川編:《美瑞丹四十週紀念》(河南草芳美瑞丹中西董事會,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收藏本)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六十週年紀念特刊》(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六十週年紀念大會出版,1948年)。
[1] 有關開始使用「基督教播道會」名稱,首見記載於1929年4月17日廣州瑞仁大街禮拜堂舉行的年議會中決議事項二: 「基督最後遺囑門徒往普天下傳福音以救萬民,是以傳福音救萬民實為教會唯一的使命,故特本此美旨更名為「基督教播道會」,俟至1930年年會時如眾無異議遂複決實行更改。」 參羅嘯川編: 《美瑞丹四十週紀念》(河南草芳美瑞丹中西董事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藏本), 34頁。至於「中國基督教播道會」這名稱,則在1931年開始使用。參《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六十週年紀念特刊》(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六十週年紀念大會出版,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