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傳道部與植堂

年份: 2019

作者: 李應新牧師(總會傳道部副部長、播道會太古城堂主任)

  早前參加了建道神學院120週年紀念的塑造香港教會前景的研討會,其中有講員指出近年香港教會欠缺動力發展停滯不前,三十年前即使教會一般規模不大,但卻不斷以植堂去擴展。我成長於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及後工作於兩所窩打老道山福音堂的分堂。因此也可算是見證了這段歷史的旁觀者。

  近年香港新發展城市的步伐已經減慢,而開辦新堂會的費用特別是租金開支非常昂貴,都影響堂會植堂的意向。但研討會其中一位講者葉松茂博士,提出一些例子,即使中小型的堂會近年也可以用一堂多址的植堂模式來發展。當然那些超大型堂會以一個牧區(約200人以上)作為植堂的起點,並在開始正式設立堂點前進行大型探訪和關懷性活動以建立社區聯繫,都較容易使新植的堂點在短時間內能具規模地運作。

  但作為中小型堂會其實可以考慮借用空間,如區內戲院、社區中心、中小學、幼稚園,即使已經有其他堂會進駐,仍然存在平行使用的機會。而在人手上,建議以整個團契、牧區共同參與承擔,但仍保留在母堂的敬拜或其他聯繫,短期亦可增加帶領性服侍的機會。

  作為總會的傳道部,我們是有責任協助堂會特別是中小型堂會實現植堂或一堂多址的計劃。因為按照總會的典章,傳道部的職責是包括建立新堂,同時在使命教會的特徵中,以「開枝散葉」的教會──留意植堂事工,眼光超出自己堂會之內,又肯定更多福音聚會點的設立是遵行大使命的極有效途徑。這也肯定了傳道部的工作目標。

  筆者早前在播道會康福堂作過一個小小的實驗,我們原先已經在沙角邨堂會自辦的的健康發展中心舉行三堂崇拜,分別是週六黃昏一堂,主日早上九點半及十一點十五分兩堂崇拜。由於有少量住在博康邨的長者並不太能夠走約十分鐘路程,所以我們嘗試在播道會位於博康邨的長者中心,於主日早上八點十五分加設一堂晨早堂。約一年多的時間,一直保持約有三十人參加這堂崇拜。除了原本預期來的長者外,亦有一些值夜更放工的朋友穩定地回來聚會。

  還有一個意外收獲,一些原本不太可能參與服侍的肢體也得到事奉機會,例如學習口琴和初學結他的退休人士亦可成為司琴。還有一些很願意為長者額付出的婦女,亦定期做接待工作。

  從個人經驗所得,建議總會可考慮從以下各方面提供植堂協助:
  1)財政上的支援作為起動費用或配對基金。總會有個植堂基金,但多年未有動用,而餘款也不多。也許現在就是傳遞異象、啟動弟兄姊妹奉獻的時候。
  2)轉介可以運用的社區資源。收集及發放友好機構或政府社會福利事業的可合作資訊,並轉介本會內有相關專業經驗的弟兄姊妹作顧問或前期研究。
  3)動員弟兄姊妹作短期支援服侍。例如社區嘉年華會的義工、社區特定群體的關懷工作、新入伙屋邨大型家訪或禮物送贈活動、敬拜隊每月定期主領等協助。
  4)培訓及薪火傳承計劃。本會內仍有不少同工和長執在近幾年直接投入在植堂工作中,透過傳道部增設的平台,建立互相交流和經驗傳遞的空間。
  5)各方面的人手支援。在植堂初期不少教會以開荒佈道為最主要工作方向,總會可以協助提供具佈道恩賜的講員及分享見證肢體。幾年前亦曾經和一些堂會合作過一個「尋索體驗」的佈道活動,有過一些相近的經驗。此外亦可提供不同佈道工具、初信陪談員和栽培員支援或訓練給新植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