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在「後疫情」下,教會的何去何從?

年份: 2021

作者: 呂家聲牧師(播道神學院實用神學科助理教授)

  在過去一年半的日子,全球面對史無前例的世紀疫症「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截至執筆之日,全球共有近一億九千萬人受到感染,而死亡人數已突破四百萬人。因着疫情持續的緣故,全球的經濟和各行各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尤甚的必然是航空業、旅遊業和娛樂場所等等。教會的事工也不能倖免,在疫情肆虐下,公開的聚會也曾經幾乎完全停頓下來。還好,靠着現代社交媒體平台的發展,例如 Facebook, Facetime, Zoom, WhatsApp等,仍能以網上方式維持一些聚會的進行。為此,筆者製作了一份簡易的調查問卷,以不記名方式詢問信徒,在過去的疫情及其他環境的影響下,究竟對香港教會帶來了甚麼衝擊呢?希望藉此客觀地了解香港教會目前所面對的情況,並嘗試提供後疫情的牧養及佈道事工的方向與策略,在「寒冬期」後的初春,我們可以怎樣靠着上帝的恩典,繼續完成祂所託付給我們的大使命(太二十八:19-20),迎接未來的新局面。

  調查問卷的回應中,有近三成是教會的牧者和長執,而94% 的回應者是在教會超過十年以上。年齡範圍方面,85%的回應者都是介乎40-65歲之間。他們是來自不同大小的教會,比例上很平均,代表了約七十間以上教會的觀察,可見這次的調查是頗有參考的價值。

後疫情(2021年6月)估計教會平均出席崇拜的人數(成年人,包括網上收看的人次)的增減:

回應者的百分比

增加10%

0

增加5%

4.2%

沒有多大變動

18.5%

下降5%

12%

下降10%

26.1%

下降20%

28.3%

下降20%以上

10.9%

 

  以上的數據都是令人擔憂的。大部分人(77.3%)均認為,在後疫情下教會平均出席崇拜的人數(成年人,包括網上收看的人次)都出現下降的情況。其中共有近四成(39.2%)的回應者認為他們的教會在人數上估計下降20% 以上!而估計下降10% 也有26.1%,即是說有65% 以上的教會,在崇拜人數上已有顯著的下調。只有4%的回應者認為他們的教會是有人數上的增長。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教會的牧者和長執必須正視問題的嚴重性!當然,我們不是否定聖靈在眾教會的工作,但我們更不應該掩耳盜鈴般因循地繼續運作教會的事工。

  究其原因,回應者有以下的表示:由於限聚令的緣故,教會的實體聚會曾經有一段頗長暫停的時間,只能夠以網上直播、網上即時社交互聯或錄播的方式進行,一方面需要學習新模式的社交接觸,也大大影響一些會眾參加不同聚會的意欲,特別是慕道朋友、在信仰邊緣的肢體和長者們。即使政府稍為放寬限聚人數,也絕對不能回復疫情前的情況。此外,從問卷調查中,另外一些令聚會人數減少的重要因素,包括在政府實施香港國安法後,令一些人(包括部分教會肢體)對將來有不安的情緒,近期移民外地的人數也有上升的趨勢;亦有回應者表示2019年的社會事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至今,(教會內部意見分歧而產生撕裂、有不少青少年人離開教會等原因) ,也是導致在後疫情下的教會整體聚會人數有下滑情況的遠因!

  就着以上的教會人數下滑現象,自然也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而根據回應的分析,依次序比較嚴重的有以下六方面:團契生活、奉獻收入、關顧事工、接觸新朋友、佈道事工、老年人事工。在本文最後的部分,將嘗試針對這些需要,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案供教會領導層參考。

  在疫情的困境中,也並不一定對教會事工帶來全面的打擊;在調查問卷的回應中,不少肢體表示他們的教會能夠在社交媒體的平台上締造出新的契機。近八成的回應者均表示教會藉着社交媒體的平台,原來是可以接觸到一些平時少到教會聚會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原因,例如:雖然信了主,有些人卻未必能夠按時在星期天上教會;又或家務纏身、照顧幼小的兒女的家長們;也有些人因為行動不方便/生病等,卻可藉着網上轉播教會聚會的平台,便可輕鬆收看。此外,信徒亦可輕易地將教會的連結發送給未信親友,因而使教會多了機會接觸新朋友及慕道者。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

  與此同時,當全球漸漸走出疫情的陰霾下,教會亦必須趁着白日,多作主工。以下是一些積極的回應和提議,例如:多考慮新形式的佈道事工、重整關顧事工和保留網上崇拜時段等。是的,正如歷代志上十二:32提及的以薩迦支派,在他們中間的二百位族長,都是通達時務,知道以色列人所當行的。同樣地,教會在後疫情的新常態必須求變,並且能夠與時並進,完成上主在這時代給教會的召命: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b)

以下一些策略建議可作新方向的參考:

I. 教會內部

  1. 考慮加強或發展科技資訊部,招攬更多在這方面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參與,又或舉辦這方面事奉的工作坊。網上平台技術可以參考其他教會的做法,務求精益求精而不是因循維持運作。

  2. 趁着目前社會經濟仍然處於低潮,有不少店舖出賣和平價出租,教會可考慮在這個時候洽購物業作教會長期用途,或租用多些地方使用,租約可以要求更有靈活性,又或考慮以長期合約方式簽下,並保證穩定租金的支出。

  3. 善用網絡科技,我們必須注意在教會的網頁及社交平台的設計,若要吸引別人收看及聆聽我們所分享的,必須加入更豐富的內容、更美麗的圖片、花更多心思設計網上的聚會等,也可考慮增設網上信仰討論區,或以直播方式解答更多信仰的疑難。這也意味教會在講壇的信息上、真理的教導上及把握媒體的平台上必須有更高的要求,為的是要將人帶到神面前。

  4. 在奉獻方面,鼓勵會眾考慮一些新的做法;一方面可繼續用自動轉賬方式奉獻,但也鼓勵在每主日也預備奉獻放進奉獻袋(可包括發展基金、差傳基金、神學教育等),也希望藉此鼓勵大家一起奉獻,而不是有一半人以上不做奉獻的動作,令初入教會的肢體有不必要的錯覺而不積極奉獻。當然,有關奉獻的教導也是必須的。

  5. 若果教會人數有明顯下降的趨勢,可以帶來一些連鎖的效應,領導層必須小心看待;除了認真找出聚會者逐漸離開教會的原因(雖然也不能挽回離開者的初衷),若是對教會的將來感到負面而另覓出路,例如尋找更有氣氛、活力和積極發展事工的教會,那麼,在整體事工上,教會必須有勇氣重新檢視和嘗試作出相應的改善。

  6. 經過長時期的限聚令影響(只靠網上視像)及帶口罩的關係,肢體間的關係變得疏離,更不用說去認識新朋友!因此,教會必須在後疫情下思考如何重整關顧及迎新的事工。在維繫彼此的關係上,牧養小組或查經小組必須鞏固;有需要的話可能重新編排組別,更要先建立好組長團隊的凝聚。迎新事工也不能怠慢,特別是在限聚令再放寬的情況下,可藉着一些聯誼活動、午餐歡迎會或特別的迎新晚會來互建關係。

II. 對外事工 (重整佈道事工)

  1. 繼續運用網上連結作為推廣的工具,特別是針對慕道或未信的朋友為主題的聚會。可設計「無牆與超越時空」的講座天地及信仰疑難解答的互動室(Chat Room)等。此外,教會活動的花絮、得救及生活的見證(視像或文字均可)、信仰的反省或牧者的勉勵(視像或文字均可)等等,以真實和親切去接觸未信者,也是傳福音的預工。

  2. 設計有特色的佈道或外展事工。按着不同年紀的需要,可以舉辦不同的聚會。「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透過不同的媒介或機會去傳講神的話語。經過長時期的疫情困擾,不少長者/家庭都被逼足不出戶;在後疫情放寬限聚的機會下,教會可以加強外展事工。

總結

  有句說話是很有啟發性的:「假若你沒有計劃好,你也必然注定會失敗。」(If you fail to plan, you plan to fail.)讓我們都樂意為神的聖工擺上,為教會未來的發展有周詳的計劃,是積極而非被動的。「我們傳揚祂,是用各樣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裏得到完全。」(西一:28,新譯本)以上的提議是希望藉此拋磚引玉,各教會也必須按着身處的社區環境和教會的資源作出考慮,深信上帝必定賜福給樂意為祂國度努力的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