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播道情
年份:2008
作者:陳永就
細數與播道會的關係,我是大約在1990年開始返播道會彩福堂聚會的,至今已有18年的時間。在1999年至2004年期間,也曾在播道會做了5年社工。到神學畢業之後,返回母堂事奉,現在成為播道會的傳道,也剛好超過了1年。回想多年來在播道會聚會,也的確建立了對播道會的感情。既然說播道情,那就由情講起,由我「拍拖」講起。
由「拍拖」說起
由初信到現在,我一直都在播道會彩福堂聚會,妻子(淑芬)也是在彩福堂認識的。「拍拖」時候,她是在總會工作,記得當時總會的辦公室在窩打老道,旁邊還有播道書樓。由於很多時我都會到總會接她下班的關係,於是很自然就認識了總會的同工,例如文耀銘牧師、姚潤平先生、孫小慧姑娘、吳聯梅姑娘等等。從那時起,我才有播道會是一個宗派的概念出現,因為宗派的概念往往比較抽象,但當你有機會在總會出入,就可以具體地看到一班委身的同工,殷勤地服事播道會這個大家庭,加上女朋友當時也是總會的一份子,因此對總會的工作也加深了認識。在宗派的大型聚會上,偶爾遇上總會的同工,也會倍感親切。後來結婚,總會同工都有出席我們的婚禮,並且送上很多的禮物和祝福,實在要藉此機會衷心向你們說聲多謝,這是我們夫婦對播道總會的美好回憶。
由社工說起
社工畢業之後,回到母堂所辦的鄰舍家庭服務中心工作,擔任中心主任一職。身份一變,不但是會友,更成為播道會社會服務的同工,這又是另一種體驗。由於讀社工時,曾在沒有信仰背景的社會服務機構實習過,因此在播道會辦的社會服務工作,會明顯感到兩者之間的分別。播道會辦社會服務,非常著重教會的參與,以及對服務的承擔。那時剛剛訂定了播道會的社會服務宣言,明確傳福音與服務同樣重要,是實踐主所吩咐的大使命和大誡命。作為一個帶著使命感去事奉的社工,對我來說這個宣言是重要的,不但確立了方向,也令我更加投入於播道會的服事。
除此之外,更感恩的是有幸參與播道會第一次賣旗籌款的籌備工作。所謂萬事起頭難,第一次賣旗也的確有些壓力。但看到無論是籌委、社會服務部的同工、還是其他服務單位的同工(包括盧SIR、周生、Angel……等等),都十分投入和支持,眾志成城,務求把工作做好,這是一次十分難忘的經歷,也是我在播道社會服務的美好回憶。
由傳道說起
在母堂所辦的鄰舍家庭服務中心工作了五年之後,神又呼召我讀神學,全時間作傳道。恰巧的是,當時實習的教會因為地方不敷應用,於是借用播道兒童之家作主日崇拜。想不到在其他宗派實習,但仍與播道會結緣。也令我看到播道會雖然是一個宗派,但不是「山頭主義者」,只要其他教會有需要,也願意借出地方,擴展神的國度,這是十分值得欣賞的。因為每個主日早上,都要到播道兒童之家實習的關係,所以很多時候都會遇到羅美珍院長。除了閒話家常之外,她更會關心我這個實習神學生,由於彼此都是播道一家的關係,因此這份問候實在倍感親切。
神學畢業之後,神帶領我返回母堂事奉,這次成為播道會的傳道,又是另一番體會。第一個印象可以從「教牧同工體制營」說起,這是總會為每一位新入職教牧所預備的聚會。在營會之中,親身感受到授職部各位牧師,對新同工的關心和友善。營會中坦誠的分享,更令我這位初出茅蘆的傳道,感到被歡迎和接納。還記得在營會中某位牧師提到,我們經常提著播道會,這不是「宗派主義」,更不是「播道會狂」,而是要念記和數算,神在我們這個屬靈的家,在這個群體中的所作的恩典。這番話令我很感動,我相信這是重要的,也是我們120周年的主題「舉起救恩的杯」背後的意思。讓人所看見的不是播道會的榮譽,而是要高舉和榮耀這位救贖我們的主。作為傳道,這對我是莫大的提醒。
結語
感情的建立和維繫是需要時間的。十多年來,點點滴滴,也令我在不知不覺間對播道會產生了一份感情。這份感情不是建基於播道會這個「招牌」,而是來自一群愛神愛人,熱心事奉的肢體。這份播道情,我是珍惜,也是欣賞的,未知你又是否有同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