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聖誕詩
年份:2009年
作者:蘇穎睿
路加福音一章46-56節稱為馬利亞的「尊主頌」,英文稱為Magnificat,這個字是由拉丁文來的,而拉丁文則源於希臘文的Magalunei;這個字出現於第46節,意思是「尊為大,極尊崇」(Magnify,highly respect)的意思。
路加福音有四首詩,都為頌讚詩
-
馬利亞的尊主頌(Magnificat)(一:46-56)
-
撒迦利亞的以色列頌(Benedictus)(一:68-79)
-
天使的榮耀主頌(Gloria in excelsis)(二:14)
-
西面的西面頌(Nunc Dimittis)(二:29-32)
這四首詩都稱為aineo,即是可以唱來的,其中至著名的要推馬利亞的尊主頌了。我稱之為第一首聖誕詩。這首詩可分為三部份:
-
馬利亞為到神對她特別之所施之恩惠而讚頌(v.46-49)
-
為耶穌之「革命大功」而歌頌(v.50-53)
-
為神在以色列所施的大功而讚頌(v.54-56)
(一) 馬利亞之頌歌(v.46-49)
馬利亞在v.46-49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他顧念他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那有權能的,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為聖。」
若要明白這段聖經,首先讓我們先來看看以下的一個比喻,香港的特首是由800人小圈子選出來的。在選舉前夕,中國元首突然訪港,邀請你出任下一屆特首,這800個選舉人也沒有異議,你會問道:「為甚麼是我?我無德無能,也沒有從政經驗。我怎能當得起香港特首這個要職?」現在神要揀選馬利亞為救主耶穌的母親,她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女,是個卑微的使女,但神竟揀選了她成為救主的母親,或許當你代入此景況,你會稍稍明白馬利亞頌讚之心聲。
這首歌有幾個特點,是值得我們細細思想。
.非常個人性-不是公式化,不是唸台詞,不是背書,而是非常個人性,富有感情。一開始,她便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
心一字希臘文是Ψυχή,也可譯作「靈魂」,是生命之深處,從心發出,並非水過鴨背。而靈一字,希臘文是πνεῦμα,也是心之深處,滿有感情的。
.馬利亞用了兩個字來形容自己
-使女:奴隸、婢女、沒有自主權的
-卑微:甚麼也沒有,無德、無才、無能
神卻不看這些,使用她成就大事,她怎不會極開心,希臘文ἀγαλλιάω一字是指「開心到彈起」、「非常開心」,充滿豐富的感情。
承先啟後的-這詩與舊約撒母耳記上二章1-10節哈拿之歌極相似。當哈拿知道自己懷孕生子,就禱告說:「我的心因耶和華快樂,我的角,因耶和華高舉,我的口向仇敵張開,我因耶和華的救恩而歡欣。」
一如哈拿的禱告,馬利亞的禱告是因耶和華的救恩而歡欣,很明顯這有承先之作用。我們再看看這段聖經,發覺在文法上(特別是時間式tense方面)是非常混亂的;但卻是非常有趣:
v.46我心尊主為大-現在式(present tense)
v.47我靈以我的救主為樂-過去式(aorist tense)
v.48祂顧念使女之卑微-過去式(aorist tense)
v.48從今以後,萬代稱我為有福-將來式(future tense)
路加在這裡所用的「過去式」(aorist tense)是一種所謂ingressive aorist,意思是說:我如今歌頌主的救恩,只不過是開始而矣,以後萬世萬代的人都會像我一樣去歌頌祂的救恩,英文可簡譯作I have begun to enter into the praise age。這就猶如一個高明之領唱者,他一開口,整個會眾都進入「唱」的狀態。何解?因為耶穌啟開了一個新的世代!
.這首詩也具有深厚的「末世」意識(eschatological),甚麼叫做「末世」?原來猶太人把歷史分為二個階段,一是屬世,屬肉體時代,是痛苦,邪惡時代,當彌賽亞降臨,就啟開了一個新的時代稱為「末世」「天國」,也是救恩時代,這意識充滿於馬利亞之歌中,如
v.47樂一字ἀγαλλιάω是指彌賽亞來時之喜樂(eschatological joy)
v.47救主-耶穌就是那位啟開新時代的救主
v.49那有權的(主)成就了大事(救恩)
總括來說,這是第一首聖誕詩,是充滿頌讚之詞,既是個人性,充滿感情,神學思想也非常豐富,承先啟後,充滿末世意識,絕非一些堆砌文字的作品,無痛呻吟,馬利亞看到這世代之巨變,因耶穌降臨帶來世代之巨變,人類的盼望,我們可以說,這巨變就是耶穌的革命!
(二)耶穌基督的革命(v.50-53)
「他憐憫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裡妄想就被他趕散了。他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這是非常震撼的話,我稱之為耶穌基督的革命-道德革命、經濟革命和社會革命。而這革命不是用刀、用槍去完成,而是用祂的寶血,在十架上所流出的寶血完成的。
首先我們看看道德革命(moral revolution)
v.51「叫狂傲的被趕散,叫卑微的升高。」我們首先要留意經文的語法
v.51趕散,施展Ἐποίησεν、διεσκόρπισεν
v.52失位καθεῖλεν
v.52升高ὕψωσεν
v.53得飽美ἐνέπλησεν
v.53空手回去ἐξαπέστειλεν
所有這些字都是過去式的(aorist tense),然而這些都不是描繪已發生了的事,而是將來要發生的事,我們稱之為prophetic aorist-指這些事雖未發生,但一定會發生,而且現在已開始進行中。那些狂傲的人,一定被祂驅散。這是指那些心裏自大,沒有神,夜郎自大的愚妄人。他們以為自己比神更聰明、更有能力,這只是他們的妄想,神的能力就是趕散人的狂傲,叫看到自己的軟弱及罪性,謙卑在神面前認罪悔改,我親眼見過不少的見證,都是狂傲人在神面前謙卑降服,這真是一件非常奇妙的革命。
我們再看v.52「祂叫有權柄的失位,叫卑賤的升高。」這是社會的革命,在我們今日的社會,正如昔日社會一樣,非常重視社會地位,若你有權、有勢、有錢,你便是特殊階級,若你無錢、無位、無勢,你就是被輕看的弱勢社群,但奇怪的,來到教會,卻沒有如此的分階,一個奴隸信了主,在教會教導聖經,可能他的主人正是他班中的學生,亦可在教會中稱兄道弟,在我們教會中,不是甚麼俱樂部、會社,其中有些是極有學問,也有錢,有些會友卻目不識丁,也沒有甚麼財富,但我們卻是弟兄姊妹,同領一個餅,一個杯,這豈不是在基督裏所起的社會革命明證!
我們再看v.53「叫飢餓的得飽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這是經濟革命,今日的世界不是不夠糧食,而是貧富懸殊,以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團契一字就是分享的意思,耶穌教導我們「施比受」更為有福,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學習去施多於受,去分享多於據為己有,這就是我所謂的經濟革命。
所有這些革命都不是政制的改變,用行政手段去完成,而是生命之改變,內心之變,這就是耶穌革命之特質!
(三)神與祂的子民(v.54-56)
最後,我們要看看v.54-56「他扶助了他的僕人以色列,為要記念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施憐憫直到永遠,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馬利亞和以利沙伯同住,約有三個月,就回家去了。」
耶穌的革命不是無條件的,不是人人都可享用。在這兩節聖經中,清楚告訴我們,只有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才得著這救恩。然而,聖經並不是指肉身的猶太人,也不是指亞伯拉罕的肉身後裔,而是指屬靈的以色列人,正如路加福音十九章9節說:「今天救恩到了這裏,因為他(撒該)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撒該未信主前也是以色列人,但耶穌卻不以他為真正的以色列人,直到他信了主才是真正的以色列人,救恩只會臨到那些相信和接待主耶穌的人。
其實,神早已應許了這救贖,「正如從前對我們列祖所說的話」,神和亞伯拉罕立約,賜他子孫,在加拉太書保羅以為這子孫是指耶穌,因著耶穌之救贖,叫我們生命得以完全改變過來,我當了牧師多年,有一件奧秘我始終不能測透的:就是當人相信耶穌,他的生命就會革命性的改變過來!你有沒有如此的經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