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我們

文章分享

文章搜尋

 
我在這裏,請差遣我
幾年前,一班播道會總會及堂會的教牧、信徒領袖聚在一起,探討建立宗派青年領袖的培訓計劃,為天國培育具國際視野及委身基督的使命門徒。經過幾年的探討和醖釀,播道會青年使命團終於在2020年下旬誕生。而本人有幸一直在其中見證着使命團從無到有,到現在成為使命團的團牧之一。


劉冬青傳道按牧典禮
由播道會總會主辦,劉冬青傳道按立牧師典禮,於本年二月二十(主日)下午三時半假得勝堂閉門舉行,同步網上直播。
因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典禮現場只有得勝堂工作人員及總會執委會主席郭文池牧師代表出席,其他按牧團嘉賓在網上參與,相信是按牧禮中首次。

呼召 順服 跟隨
主內平安!代表總會向各位問好!我是剛上任的總幹事陳永就。
懷着興奮和期待的心情,卸下播道會彩福堂主任牧師的職務,於2022年1月1日到總會上班擔任總幹事。面對這個轉變,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面帶着不捨之情,離開服侍了超過十四年的堂會。另一方面,又帶着一份雀躍,對未來工作充滿着憧憬。

總會與我
面對近年社會有不少「預料之外」的處境難處,憂慮擔心及挑戰,且不一而足的,我們或可能要在僅有的空間中覓發展,不過,筆者相信,我們可貴的牧養及領袖團隊,與及眾肢體能有忠心愛主的心,相愛謙柔的心,佈道的使命,栽培建立扶持的心都不應有變。

總會與我,攜手共舞
上帝是憐憫人的神,祂讓我開始明白,這一切都是上帝美好旨意,正如保羅在以弗所書所講:「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四12)上帝感動不同的肢體和同工,叫他們「各盡其職」,令我和我的堂會作為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漸漸地被建立起來。

播道家的結連
播道家需要大家共同建立的,盼望有更多的弟兄姊妹願加入播道總會的服事團隊,讓我們靠主攜手建立播道家!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二4)
「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彼前四8)

非常幸福的人
一個跟隨耶穌的人,對世界已經死了。世上的誘惑對他再起不了作用。而且,他比一個未出生的嬰孩更幸福,因為他與基督一同藏在上帝裏面。那位全能而永在的神,為他提供的保護,比母親給胎兒的保護更完美和恆久。將來有一天,他會與基督一同復活,一同顯現在榮耀裏!

總會五年,只有祝福
過去五年,香港經歷了社會事件、政經轉型、中美角力、新冠疫情和移民潮。我們面對的環境,從此不再一樣。然而,挑戰越大,使命越清晰。神的話語激勵我們:「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讓我們在大時代裏,以敬虔和樂觀的心信服基督,堅守主道,培植後進,並切實地彼此相愛,廣傳福音,繼續經歷上帝奇妙的帶領和祝福!

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
我們都有不同的恩賜和經歷,讓我們不是看自己的限制,而是我們各人的恩賜和經歷,怎樣能夠被神使用,參與在總會聯合事工當中。回想過往參與總會聯合事工的經歷,原來是我們自己與及堂會首先被祝福,神也讓我們的事奉和經歷,在與其他堂會彼此交流、分享和服侍中,能夠成為其他堂會和弟兄姊妹的祝福。讓我們一同參與!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

《總幹事心語》—— 不作「躺平」的基督徒
近來有一個名詞在中國內地流行,就是「躺平」。這是一些年輕人對社會裏的競爭和經濟壓力感到失望而作出的回應,他們的處世態度是「不奮鬥,無欲無求,選擇躺平」。這個心態產生出來的行動就是「不買房子、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低水平消費」。

年青人心聲分享: 年青人兩件困擾或經常思考的事是……?
作為大學生,最近,我經常思考的是畢業後的工作。最近一兩年,香港因疫情緣故,很多工作和行業被逼停業。畢業後,不知道到時候的經濟環境會如何,會否找不到工作。所以,這事令我近來很困擾。(馬仔)

年青人為何不想向父母或成人傾訴?若會,他們期望得到怎樣的回應……?
我選擇不和其他人傾訴。因為,我覺得他們不會明白現時青少的情況;他們可能會説,過多一兩年,經濟就會好了,到時就會找到工了;或說,是不是你成績不好,找不到工作的嗎?
我希望我父母可以鼓勵我和可以冷靜地了解青少年的問題,不是用他們的觀點來套用在我的身上。(馬仔)

誰明赤子心?!——點擊青少年情緒調查
年青人的情緒狀況嚴峻,是不爭的事實。
早於社會運動及疫情之前,青少年的情緒問題已備受關注。環視相關的調查,已於十多年前便開始。根據2018年,浸信會愛群社會服務處的第7年「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報告。結果顯示:超過51%中學生呈抑鬰徵狀,嚴重抑鬰徵狀的學生,較2017年升至4.1%,需要接受治療的學生一年增加1400人,共有超過1.3萬名學生。本港學生焦慮情況,維持每4個中學生中,就有1個達臨床關注水平[1]。

暴風少女
失蹤少女
  我們的女兒欣彤(化名),自小在教會中成長,從來沒想過,她會成為一個失蹤少女,需要父母心碎地把她尋回。欣彤現年15歲,就讀中四,在早前的社會事件中,認識了一班「走得很前」的年青人。欣彤原本的生活圈子都包圍着一羣「和理非」,他們的想法與欣彤雖不算是完全吻合,但也不是南轅北轍,但後來欣彤的想法越來越偏執,她希望走得更前,她漸漸疏遠她的同學、教會好友,甚至父母。後來,欣彤在她的社交平台上屏蔽了很多原本的好友,只有她結識的「前線新朋友」才能進入她的生活圈子。

重重愛網的牧養,信行一致的服侍!
少年信主受洗,二十歲起成為教會的青少年導師,三十多歲成為機構全職同工,及後作教會的傳道,轉瞬近四十年。這些年來,感恩上主厚賜恩典,能一直與年輕人為伍,仍然樂此不疲、此志不渝;一直秉持着的服侍信念,是以基督的愛去關懷牧養,以生命作榜樣,時刻嘗試以當代年輕人的視角和情懷去看待事物,和他們一起生活、學習認識他們周圍的人和事,繼續熱血、相信夢想;絕不只是緬懷自己的時代,而是向前同尋未可知的際遇。

進入、參與和連結
記:在你所接觸的學生當中,情緒問題情況是否很嚴重?
劉sir:個人覺得青年人情緒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過去兩年,社會將焦點放在青少年的衝擊社會的行為,而疫情把一些隱藏的問題表面化,才突顯青少年的反叛和憤怒。

疫情讓原本隱藏的家庭問題完全浮現。家長與子女因居家的時間過長,造成大家需面對這個早已存在的衝突問題。因此我個人認為青少年情緒問題,是這兩年來社會的「亂」局面讓隱藏的問題呈現。

結語
「我們以前怎會如此!」許多家長、長輩、平輩都可能會說。

《總幹事心語》—— 兩位詩人的感慨
偶爾讀到一首令人感慨的宋詞,是蔣捷的《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使命與傳承——播道會來華史(1887-1949)》
中國古代有「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之制度設置,「右史」不單要履行記錄朝廷要事的職責,更要秉持公正,忠實客觀記載事錄。「史」字從甲骨文發展至小篆 ,均以一「中」字、下再加一只右手執持「中」字而成,意指史事記錄必須中立、不偏不倚,很清楚闡明對歷史著述者的要求。許慎《說文解字》早已解構當中的關係:「史,記事者也,從右持中。中,正也。」